还在过万圣节吗?“亡灵节了解一下”|赛乐西语

亡灵节 /Día de los muertos
天为罗盖地为毯,日月星辰伴我眠。
广厦万千,入梦不过七尺榻;
王侯将相,死后难免灰一坛。
明崇焕,墓志铭前无子嗣;
周愚公,膝下后代可搬山。
莫学,精明为人做嫁衣;
当为,愚人饮水乐天真。
兴,我亦不苦;
亡,我亦不苦。

几句残词念罢,来说我们今天的主题——赛乐西语亡灵节活动。与其他“鬼节”不同的是,亡灵节体现了墨西哥人面对死亡的豁达与乐观。
今年的亡灵节活动由我们的“颜值担当”,来自墨西哥的Edu老师主持。为期两天,分别是10月的29日,和今天下午。来参加活动的大多是本校的学生和学生们的朋友。其实不止今年,我们每年的亡灵节都会在北上广三个校区举办活动。
大多数人比较了解“万圣节”,对于亡灵节的认知还是非常少的,所以Edu老师首先给大家普及了亡灵节的一些相关知识。

在摆放亡灵节祭坛时,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彩绘骷髅头,列在两旁。那么这些骷髅头有什么作用呢?原来在亡灵节期间,人们会将好朋友的名字写在头骨的额头部位,送给对方。寓意是每个人都有死亡的那一天,但即便是人已故去,亲朋好友还是会记住他。

如果收到的骷髅头上没有自己的名字,会非常忧伤。会让人感觉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骷髅头,不是一个特别的、只给自己准备的。

将骷髅头涂上彩绘,淡化了它的恐怖感。当我们在看待它的时候,更像是在欣赏一件工艺品,这就是墨西哥人对待死亡的态度,死亡不应只是灰白的,死亡应该是多彩的、绚丽的。

一般认为,亡灵节的开始时间是11月1日和2日。但也有从29日就开始举行的,为什么呢?被遗忘的人,也就没有人为他们祭祀。所以这一天,人们为了祭祀那些已经被遗忘的“灵魂”。会在祭坛上摆放蜡烛和一杯水,用来安抚那些被遗忘的孤独的灵魂。

在无神论者的眼中,这非常幼稚和荒谬。可小编却觉得,这充满了人文关怀,如果人们对死去的人都如此友善,那他一定是个善良的人。

挂千,是北京人的写法,正字作挂笺儿,天津卫俗称“吊钱儿”。挂千是中国传统年俗。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,长尺有咫,粘之门前,与桃符(就是春联)相辉映。其上有八仙人物的,为佛前所挂。

民户多用它,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。其黄纸长三寸,红纸长寸余,是“小挂千”,为市肆所用。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(铜钱)串挂的,与压岁钱一样,有压胜的作用,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。

而Papel Picado,小编觉得就像是墨西哥的“挂千”,人们也会将它挂在屋子里,或是放在祭品下面。


亡灵面包是亡灵节的一种特殊食物,面包上凸显的轮廓代表了亡者的骨头。这种食物是用来祭祀故人的,后期会被生者分而食之。

此外,人们也会把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摆放在祭坛上。如果是祭祀夭折的小孩子,大人们则会把玩具放在祭坛上。在墨西哥民间有一种有趣的说法,亡灵不能吃食物,只能吸取食物的味道,所以3号之后再吃祭祀的食物,是没有味道的。

小编认为,放了两三天的食物再吃,什么食物都会没味儿吧?

Incienso在西班牙语中是熏香的意思,copal是树脂的意思。这种香是升华、祈祷或赞美的象征。其寓意是清洁邪恶的地方,因此灵魂可以毫无危险地进入家里。大家可以参考电影《寻梦环游记》里面,燃香的老奶奶那一段。


卡特里娜骷髅头(西班牙语:la Calavera de la Catrina)是墨西哥刻版画家何塞·瓜达卢佩·波萨达于1913年所创造的锡版画角色。“catrina”是“catrín”的阴性名词 ,意思是“花花公主”。现在卡特里娜已是墨西哥的重要形象,尤其是在每年11月1日至2日的亡灵节活动之中。

这个女性的原型是在墨西哥解放之前,贫富差距极大。而一些所谓的上层、贵族阶级以身着“欧洲风格”的服饰为炫耀,将自己区别于平民。而画家何塞虚拟了La Catrina这个形象,用来讽刺那些所谓的贵族。“即便你们生前锦衣玉食、骄奢淫逸,死后和我们穷人一样,终究是一把白骨。”

下午的时候,我们的外教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摆放祭坛。人们会把逝去人的相片放在祭坛上,同时在祭坛上摆放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和亡灵面包。此外,还要摆上骷髅头、水果、人偶、水、盐等等。让整个祭坛看起来满满的,没有一丝空隙。

怎么样,我们的祭坛还不错吧,下面po几张活动照:


后期我们会举办更多的线下活动,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哦!如果大家对于活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