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班牙留学—非西语专业学长讲述亲身经历
C学长毕业于南方某大学的语言学专业,可以说和西班牙语“没有半卢布的关系”。而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留学的信念,考过了C1,并顺利踏上了留学之路。用它自己的话来说就是“圆上了曾经吹过的牛X”。

小编前几天和C学长促膝长谈,聊了一下他关于学习西班牙语的经验、以及对于留学的若干看法。今天特地整理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
当初为什么想学西班牙语?
我学的语言类专业,甚是让我厌恶。其实我本来是想学英语专业的,因为我高中英语还算不错,可家里不同意,非要我学这个专业。那毕竟人家养你、给你出学费嘛,我也只能顺从。

但大家都知道,做一件你本身不喜欢的事情是非常烦躁的,问题是你还要把它做好,我就有点崩溃了。所以大一上到一半的时候,我仔细思考了要不要换专业这个问题。
最后的结果是,不换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已经付出了半年的时间,我不是一个喜欢半途而废的人。对我来说,毕业并不难,难的是取得高分。那我索性就混到毕业,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一门外语。
因为和家里赌气,我不想再学英语了,想学一门小语种。开始我先想到的是法语,因为法国“浪漫”嘛,之所以没有选择法语,是因为它没有西班牙语的应用范围广泛。但后来我才知道,很多年以前西班牙人的第二外语是法语,很多西班牙人都会讲一两句法语。

关于自学和报班
首先我们要知道,任何把外语学到专家级水平的人,肯定会和你说,学语言是一件漫长且枯燥的事情。就学长我的经验来说,自学是非常非常难的,当然不排除天才。参考语言学“祖师爷”赵元任的经验来看,自学西班牙语,达到很高等级的同学大多有成功学习其他外语的经验,所以才能触类旁通。如果你自认为没有天分自学,那就乖乖地报班吧。

现在的机构大多都是小班授课,不会像“大车店”一样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你得花钱。因为花钱了,心疼了,觉得不学对不起父母的钱,你才会努力,才会每天坚持上课。如果是免费的课程或者是网课视频,根本不会珍惜,觉得什么时候学习都可以。

学习西班牙语你有什么经验?
西语发音,西班牙语没有音标。每一个元音只有一种读音,因此,与英语学习不同的是,你可以“见词发音”,很快入门。一般,经过一星期的语音课程学习,初学者便可轻松掌握西班牙语的发音。但须指出的是,简单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它的重要性。事实上,发音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。好的发音可以增强我们学语言的信心,相反,一旦养成了不恰当的发音习惯,是很难更正的。

关于大舌音,顾名思义是舌头震颤发出来了,大是为了区别于法语的小舌音(发音位置一前一后)。西班牙的大舌音是用舌尖贴近上牙堂,利用嗓子吹出的气流带动舌尖颤动发出来的声音。开始可以用“德拉”练习,一般只要舌头不是太短,一个月左右可以练好的。
如果想考Dele的话,对于非专业的同学来说,课堂的学习是不足以应对考试的,而水面下的部分就是自习。自习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比如说,4个小时的课堂时间,可能要花你同样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复习。
这里有一个误区,自习绝不等同于单纯的做题——为了DELE做题是必要的,但不要忘了DELE只是一个检验你水平的标杆,而不是你学习的目的。平时看EL Mundo,听Radio 5,电脑里装着电影和西语电视剧(最好是西语字幕)这些都是自习的一部分。
留学对你来说的意义是什么?
很多人把留学当成是投资,认为自己花钱供孩子出国读书,学有所成归国后一定会月入百万,甚至千万。但实际上,“衣锦还乡”的能有多少呢?留学不等于投资,而是一种消费。

所以,我们只能把留学当作培养孩子的一个过程,就是在有足够经济实力的情况下,让孩子出国深造,给孩子一个看世界和提升自己的机会。这笔弥足珍贵的经历,虽然可能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为我们带来收获,但它就像是一颗种子,总会在你需要它的某一瞬间,开花结果。